当前位置:才华屋 > 校园生活百科 > 哲学 > 【优选】中国哲学简史14篇
手机版

【优选】中国哲学简史14篇

来源:才华屋 阅读:4.94K 次

中国哲学简史 篇1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根据演讲稿改编而来的,演讲稿是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的关于中国哲学报告。随后数十年间,《中国哲学简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中国哲学简史》十分短小精悍,而且内容十分扼要,《中国哲学简史》准确地表达了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观点,《中国哲学简史》对人生、处事等对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反映出中国人对处事为人的基本哲学,这些哲学理论就是中国的文化经典,本文将从哲学的内涵、哲学研究方法等详细阐述《中国哲学简史》的内涵。

【优选】中国哲学简史14篇

《中国哲学简史》由美国麦米伦公司1948年出版,《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版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其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很大,上世纪80年代,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先生将《中国哲学简史》翻译成中文,至此《中国哲学简史》回归中国文化的世界,冯友兰先生在自序中评注为“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其言下之意就是《中国哲学简史》并非讲述“节略”,而是“全史在胸”。《中国哲学简史》以冯友兰先生的早期作品《中国哲学史》以及《贞观六书》为基础,《中国哲学简史》贯穿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哲学理论,是一部十分系统的哲学著作,下面将详细阐述《中国哲学简史》的哲学观念,并将《中国哲学简史》与《中国哲学史》做对比。

1 《中国哲学简史》的哲学观

1.1 哲学的内容

“哲学”一词并非源自中国本土,哲学实质上属于舶来品,但哲学与中国的“大道”类似,是所有科学的科学。早在古希腊时期古人们将哲学分为论理学、物理学以及伦理学,而现代哲学理论将其分为人生论、宇宙论以及知识论。《中国哲学简史》记述了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冯友兰先生将哲学看作是对人生的系统理解。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为天地灵长,人对世界的思考也是世界的折射,而世界是人思想的背景,人类现有的任何认知均为知识,思想本身就是知识,而且《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连贯性的,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理论。

1.2 哲学的特征

《中国哲学简史》中将哲学描述为“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而哲学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用”,《中国哲学简史》以 “无用之大用”推出哲学自身的特征,哲学本身是十分模糊的,而且不具备讨论性,每个人对哲学的理解都是哲学的反应,这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十分模糊。中国传统哲学以“无用”定义自然大道,哲学不同于传统学科,哲学不能直接增加人的技能与知识,《中国哲学简史》将哲学看作是自然大道,是人对自然的理解,使人类获得与自然共存的基础。

1.3 哲学的用处

《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哲学用处的理解是“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哲学的作用是帮助人类达到超乎自然的境界,使人们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简史》的经典理论就是“无用之大用”,哲学的“无用之大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圣”,哲学是通过内在修为的提高创造境界,哲学可以提高人的内在境界,从内在境界超脱自然,从而获得“心灵的归宿”,二是“外王”,外界的王者并非手段超群,而是具备最高的精神人格,《中国哲学简史》对哲学作用的理解符合中国古代贤人理解的“内圣外王之道”。

1.4 哲学的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归纳了两种研究哲学的方法,包括正方法以及负方法,正方法实质上是说明哲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哲学简史》以理性思维模式对形上学以及范畴进行分析,直接从正面诠释了行上学方法,《中国哲学简史》对这种方法定义为“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及“形式主义的方法”,用名词的方法表达肯定的分析,其本身属于不可言说的方法,《中国哲学简史》中的.很多观点均采用了“形式主义”的方法。负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不可言的事物,中国传统哲学方法往往是以意达言,《中国哲学简史》将这种方法称为“直觉主义方法”。

2 《中国哲学简史》的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仅单纯地阐述了中国的哲学史,同时也在中国哲学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系统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对历史的解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情的过程名为历史,二是事情的记叙也可以成为历史,前面一点体现了历史的客观性,后面一点体现了历史的主观性,历史的好坏在于记叙的真实性,因此历史“亦惟须永远重写而已”,中国哲学史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哲学史本身,二是后人记叙的哲学史,客观哲学史本身只有一部,但主观的解释却有很多种类,《中国哲学简史》将探索哲学的真面目作为哲学发展的主要目的。

3 《中国哲学简史》与《中国哲学史》对比

《中国哲学简史》与《中国哲学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哲学史划分方式,二是哲学史的宏观把握。《中国哲学简史》舍弃《中国哲学史》的历史分期方法,而是以中国哲学的自身发展为纲领进行划分,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显示得更加清晰,《中国哲学史》以子学时代” 与“ 经学时代” 划分,可以突出秦汉时期的哲学统一思想,而《中国哲学简史》没有将历史作为主要的线索,将中国哲学的发展作为主要脉络,突出了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与《中国哲学史》相比,《中国哲学简史》形成了对中国哲学史的整体把握,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以中国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例,每种宗教的核心都存在着其内在哲学含义,哲学上层建筑是迷信、教条以及组织等形式,《中国哲学简史》的上述观点阐述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一个本质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伦理作为精神支柱,除此之外,《中国哲学简史》对“道德价值”与“超道德价值”进行了准确区分。

中国哲学简史 篇2

汉朝第一位大哲学家,汉帝国的理论家是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据说他把家里的窗帘垂下来,三年不朝外面看一眼,一直写一直写,写了三年,写出这本伟大的著作。

董仲舒讲学,他和学生不见面,垂着一个帘子,学生在外面,他在里面。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非常大,他去说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官方推荐儒家的书,其它的书也允许它存在。

《春秋繁露》是五行阴阳家与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边研究儒家,一边研究五行,特别追求天人合一。庆赏罚刑四政对应春夏秋冬,为什么是秋后斩,因为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到最后一步上刑。因为天是到了秋天才落叶,冬天一股肃杀之气,百花凋谢,然后植物的叶子全部落光,这时候才能杀人。

官员分四等,对应春夏秋冬,每一等有三个助手,因为一季三个月,他希望把天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地阴阳木火金土水人这十种要素构成了整个的宇宙,人是天的复制品。

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他说都不对,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然能够出米,但是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他非常强调王教,认为如果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不需要礼乐之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本性像糙米一样,那么就需要王教来帮你不断地修正来筛选,把你真正的善提炼出来。

风流-从字面讲是荡漾着的风和流水,和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种生活风格。竹林七贤-在豁达率性的玄学当中,孔子已经不再是一个神,有情而无累。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我们这些人烦恼最多。

风流的真意-风流来自自然,在自然中寻找快乐,而自然与儒家倡导的名教是对立的,他和儒家所讲的名教和这些约束,侍奉君王这些事情看似是相对的,但是实际上这里面蕴含一个种子,不能仅仅只在自然和风流当中寻找真乐,如果能够把这种乐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名教当中,这才是真的快乐。

大家好好读一下《世说新语》就能够知道好多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是不一样的。真正的中国佛学是与中国思想相结合所产生的佛学,典型的是禅宗。道生讲法,顽石点头。

神秀倡导的是时时勤拂拭,模式惹尘埃-渐宗,就是一个人要想修炼成道,必须逐渐地修炼。慧能却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顿宗,当下即悟。

人的生活是有四个境界的:

1、一个人所做的任何事儿,都是像儿童或者原始社会当中地人一样,他只知道这件事情对自己地感受,他感受不到这件事对别人地意义,这种人生叫做自然境界的人生。

2、他有私,他知道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自己,但他知到这个社会的规则,他不会全然的不讲道德,因为他讲道德也是为了自己,这种人叫功利境界。

3、他懂得世界上并不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自己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事情是对整个社会有好处,他行事为义,而不是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4、他有这样一种认知,他知道在这个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它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是一个公民,但同时还是一个天民,这种境界叫做天地境界。

前两种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都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道德境界所讲的是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所讲的是超越道德的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 篇3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 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中国哲学简史 篇4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中国哲学简史 篇5

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考,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考,又怎会成功?

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

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尽管细微,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

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沉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沉默,甚是疯狂。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考。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反思的。

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国哲学简史 篇6

确切说来,我不知道这该算作哪本书的读后感。只是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后才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才把那些幻灯片般的杂感一点点串联起来,缝成的这篇读后感。

我决定从“正名主义”说起。对于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必先正其名乎”。

两千年的历史显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种正名主义到了后世,日渐成为一种礼教纲常。于是才有了,项梁起义打着楚怀王的口号,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儒家,多是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利益群体是当权的皇族和士大夫阶层。我们遗憾的看到,这种礼教纲常被粉饰了,不复其本来面目,成为了上层社会统治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一种政治手腕。当权者将其略加修饰,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君的,为了正君之名,要杀臣,好似在玩现代小儿过家家,轻而易举,甚至杀得天经地义,杀得“酣畅淋漓”;为臣的,为了正君之名,甚至一个“腹诽”这种莫须有的奇罪,都是大大不敬,甚至有灭族之罪。这种反差,古人看来,是悲剧,今人视之,倒有几分滑稽。《柏杨曰》开篇《正名主义》,笑骂司马光这类知识分子顽固、迂腐。

然而,这仅仅知识迂腐么?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曲解。不禁要问,正名主义本意何在?冯友兰先生解释说:“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用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讲,与其说“正名”是强调为君为父的权利,倒不如说是,无论是君、是臣、是父还是子,都要尽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义务。“正名”并不是说,先确定你是君王,让你享受总总特权来告诉人们我是你们的王以正其名,而是说,你要通过行君之道,尧舜禹汤,从而无愧“君王”这个称号。或许以中学老师职称为例说得更清楚,“正名”不是告诉我们,你是高级职称,所以你要领多少工资;而是说,你只有到了什么学历,发了多少论文,从教多少年,才能算一名真正的高级教师。统治阶层人为地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臣臣,子子”,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也算是“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了。个人认为,历代君王简直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诋毁,这种盗版主义,或许称之为“正名后主义”比较适合。

有人会说了,你说是历代君王诋毁“正名主义”,怎知不是你诋毁历代君王呢?夏朝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我国历史上每一页都不乏有君臣相残、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这种事可谓罄竹难书。君臣父子,干戈相向,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像贺岁片一样,争相上映,好不热闹。小时候卷心菜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商纣王挖去其叔比干之心。当然,这种尽是负面新闻的君王,我们也不稀罕说他。汉武大帝刘彻,足够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一亿岁了吧。七王之乱,这不用说,显而易见的以臣乱君。而因政治需要娶其姑母刘肥之女陈娇,陈娇女士无子失宠,在宫廷斗争中败北,罢黜皇后的职称,囚禁于长门宫内,刘肥跪地相求,也无济于事,这次,长幼之序,夫妻之恩,兄妹之情,这些纲常一齐乱作一团,噼里啪啦又稀里哗啦,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刘彻晚年建思子宫,悲思其子刘据,另一方面却又提醒人们那个民间巫蛊事件,那次父逼子反,父子反目成仇,那次事件伤亡人数足可以令梵蒂冈这种地稀人也稀的国家感到汗颜——杀这么多人,吓死你,看你还跟啊扁混,再混,屠国——总之,这次事件,父子之纲那也悲剧得很哪。讲到这里,真相已是相昭然若揭了,后世君王和效忠君王的儒生,不过是对孔子的侵权行为罢了。所图谋的说白了,还是自身的利益。如果他们推行的'是自己的信仰,又怎会从公元前一直杀到公元20世纪初呢?动不动就一个个杀得“争先恐后”,杀得“废寝忘食”,杀得“风雨无阻”,杀得鸡犬不宁。挂羊头卖狗肉,信仰孔子的“正名主义”是假,改头换面大摇大摆地搞愚民的政策是真。现代商人贴牌销售的伎俩,我们的古人早就用得滚瓜烂熟。

我常常又想,思考这些,又有何用呢?

往浅处说,这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琐碎。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好,丢了脸面,毒打孩子,甚至于打死打残,亦非骇人听闻;孩子长大了不赡养父母,还得耄耋之年的老父母蹒跚地奔走于司法机关,和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簿公堂;一些中学甚至小学老师因为嫌某位差生拖了自己所教学科的平均分,而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医生给病人开药,只开最贵,不开最好,恨不得一个伤风感冒也要病人去照ct,核磁共振……这些例子屡见不鲜,不胜枚举。他们是父母、钱是他们赚的、他们是老师、他们是医生、他们是点点点,所以他们说了算,一个个神气活现,像古代的君王一般牛气冲天,牛得让那些穿上民进的党绿色马甲的股指汗颜。如果领悟了“正名主义”真谛,想清所处的位子是什么职能,怎么做才能问心无愧,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所处位子可以享受的权利甚至是权力之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些父之过,那么些子不孝,那么些毁人不倦,那么些红包天屎了。

往深处挖掘,“正名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基础,由此根基,可以顺理成章地发展到孔子的其他思想。

孔子对于自己灵性的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世界存在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先别望文生义,“知命”与所谓的宿命论截然不同。宿命论告诉人们,一切命中冥冥自有天定,这种想法会使人懒惰。而“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于道德之外的任何考虑”(《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我认为,“正名主义”中的恪尽职守的态度与“知天命”中有为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为人处事的态度上讲,“有为而无所求”是积极进取而又不乏庄周的豁达的。

不过我觉得应该修改一下,应为“有为而不必有所求”。在我看来,孔子想表达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笑看成败。“无所求”是虚伪而不切实际的。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当然是有目的。医生固然要悬壶济世,若不追求利益,如何养家糊口呢?齐家都做不到,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儒家推崇的亚圣孟子都说,只有让民衣帛食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利益虽不是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所比不可少的因素。好比说,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呼吸氧气,但人若不进行有氧呼吸,也就一命呜呼了,人生的其他种种也无须多谈。即便不是追求利益,一个人所做也一定有目的。倘若做事没有目的,那也便没有了做这件事的动机,动机都没有,又何谈努力地实践“有所为”呢?孔子周游列国,锲而不舍地四处宣讲,难道是无目的的吗?唤醒大众,推崇礼教难道不是他的目的吗?没有目的地的旅游只能算是流浪。

可见,“知命”重点不在于无欲无求,而在于对过程的重视。何为“知命”?冯友兰先生告诉我们:“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记。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言败。”我们做事,其外表的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说,人和与否是看我们自身努力与否。至于天时和地利与否,外部条件是否配合,绝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冯友兰先生在此提到了“不败”,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说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初中时候总是为老渔夫桑提亚哥感到惋惜,费尽千辛万苦打来的鱼,却被鲨鱼来了一个“黄雀在后”,鲨翁得利,甚至觉得那种不败不过是一种诡辩,一种阿Q的自我安慰。现在明白,既然他在整个捕鱼过程中竭尽全力,把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上讲,他的确是胜者,因为他战胜了茫茫海洋的种种威胁。打到鱼固然更好,即便没打到鱼,那也能算不虚此行。与先前提到的宿命论相比,不难发现,宿命论是强调结果的不可掌握,是消极的,而“知命”论则是强调过程的重要以及其可操控性,从积极的一面鼓励人积极入世。

这种“知命”论在当今社会,我觉得,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路遥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人啊,忍、韧、仁!”他在《平凡的实界》中塑造了少安、少平等一个个自尊、自强、自信、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顽强坚韧,他们的精神在挫折与痛苦的锤炼下升华!现实中,我一次次地想,何为幸福?许多父母官要人们把自己当父母来孝敬,穿金戴银,三妻四妾五姨太太,面子倍足,仿佛是体面的人过着上等的生活,这是不是幸福呢?许多人,把心灵这个所谓的累赘抛在身后,在物质的世界里跑在最前列,这算不算幸福呢?许多这些,不禁让人迷茫而不知做人的方向。孙少平,这个普通的劳动者,这个精神世界的巨人,教会了我“苦难的哲学”,当然这不是说苦难即是幸福,而是说贫穷或者富裕,社会地位的高低并非幸福的判定标杆。只要我们在为自己的理想,满怀希望地去实践“有所为”,即使是在遭受苦难,也不用气馁,因为“苦难所酿出的生活之蜜是甜的”。就我的理解,“苦难哲学”便是孔子“知命”论的产物。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自序:“小史者,非徒具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我也感到,此书虽名简史,却是微言大意,包罗万象,只得择其万一,略叙所感。

中国哲学简史 篇7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世界的连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时候读的时候不懂,现在慢慢有一点感悟,记录下来。

基因、文化本身的连接

从基因角度,人对自己的同类同胞,更容易有一种一体感。所以我们看到“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龙的传人”这种富有中华神话色彩的词语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发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发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小时候学的古诗往往一下子就浮现出来……在水边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场聚会后会唏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睹物思人时想到“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在这些时候我们都和古人对话了。

天地之间,这情非我独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着他感同身受。

时间、空间的连接与想象

这种感觉往往是看一些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受。比如《无问东西》把几个跨越时间的.故事通过人的关系串联起来,你是我的延续。《寻梦幻游记》“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些油画或是小说,比如圣殇,活着,描绘战争,一眼让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国哲学简史 篇8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简史 篇9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将英文稿整理改编成的书,这本书较之于其他的哲学理论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总的来说,这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历史记载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哲学并没有像西方的那样成体系,中国古代哲学是在激烈的思想观念碰撞中产生的,渐渐的,持有不同思想的学者被分成不同的派系,因而古时有百家争鸣这样的现象,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基于前人得出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将古代“百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他们分别是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冯先生对这主要的六大派系进行了诞生背景的介绍,各家主要的人物的介绍,谈论了各家的主要思想成果以及对各家思想上的冲突进行对比和辩证,除此之外,对各家思想的功能性也做了评论和比较,其功能性包括该思想在它所处的时代中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在当下该思想能够起到的作用。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是由冯先生经过整理前人的文献,再加上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整合而出的著作,评论性的著作一般都带有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这种形式其实跟古时候的一些学者为一些名著做注解是一样的,基于自身原有的理论基础,通过学者自己的认知将其解读。事实上,个人主观或多或少的也会对原著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志造成一定的曲解,对于解读中国古书籍更是这样,中国古文较之于西方语言显得更加晦涩难懂,仅仅几个字往往能表达出一定的人生道理,之乎者也在不同的情景下用法也大不相同,一字的多义可能会让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都深藏于此。

相对来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更多的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派系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辨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这是冯先生对古代六个主要的思想学派的评价。我以为,儒家为百家之首确实有其内在的理由,儒家的思想较之于其他学派在社会层面上有更多的服务性,孔子提倡“仁义忠恕”,就是提倡人要有德并且行使这种德,与道家的“无为”正相反,道家用“避”和“隐”的方式出世,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中后期的儒家,这段时期的儒家思想更加睿智和符合时代需要,比如儒家对“葬礼”的理解就很有趣,礼葬是对逝去人得一种送别仪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鬼神色彩,然而这个时期的儒家是理智的,可以算的上是无神论,但却仍然注重“礼”,外人看来这是自相矛盾的,在儒家的解释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感能感知,身边的'亲人去世,在感情上需要寄托,这个时候强调理智就显得很不人性,礼葬刚好能够给悲痛的人一个释放的出口,以一种仪式去对逝者告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情感的需要。

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礼仪》和《礼记》将原本礼中含有的迷信和神话净化,将其中的宗教成分都转化为诗,不仅将其美化而且显得更加科学和理智。儒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刚好杜绝了中国本土宗教的诞生,从另一方面来看,儒家是以哲学形式存在的宗教,它没有西方宗教繁琐的教义和神话般的人物,儒家的内在任务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一来较之于其他派系就要显得更加有现实意义,这可能是几千年以来儒家学派遭遇很多变故仍经久不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下仍然能给人以启示的原因。

除了儒家,道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能对人的心态有很好的影响。墨家显得攻击性太强,名家就显得有些滑稽,公孙龙的《白马论》在我看来虽然有一定的内涵和思维逻辑在,但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从书中举得名家例子中,更让人觉著名家的言说有很浓烈的诡辩的味道。

这本书所介绍的各家学说在当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一些现象也跟古代思想有些关联,比如书中说,庄子以为,在辩论中,什么也不能够决定。他说,即使有人获胜,胜者未必正确,败者未必错误。但是在后期墨家看来,庄子说这番话,正是表明他不同意于别人,他正是在和别人辩论。他若辩赢了,这个事实不就正好证明他错了?庄子又说:“大辩不言。”还说:“言辩而不及。”所以“言尽悖”。庄子还进一步认为,万物各从自己的道,自己的意见来看,都是正确的,这个不应当批评那个。若是照这样的言论来说,在当下有一位学者的思想观念与庄子的很像,就是网络上人称“打假英雄”的方舟子。方舟子以不管我是对的还是错的我都是对的这样的观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与他有过节的辨者,实属当今网络一大笑话。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虽然已经是哲学书中的浅显版本,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的陌生的名词,古文的理解上也有些吃力,若是多年以后重温这本书,我想它会给我更多更深层次的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 篇10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哲学简史 篇11

万籁俱无声,月光悄然舞,纵添池水深透音。荡漾于同景时分,遽隔数千年,池泉溶溶,绿树葱颠,石根盘簇。似与率性的她相视,抚触,细语。提起蘸饱浓墨的画笔,在古老的中华民族连绵千丈的画卷里淌下哲学脉络。

“西方之觉醒,我与非我既分。东方之觉醒,我与非我相溶。”

去年听了一场美术讲座,其中中国画和西画的不同让我反复咀嚼。中国画里,山水重重叠叠,透着自然的深邃与无边,空灵的自然意境和文人的思索情谊紧紧相依,景中常常出现远处升起的炊烟,生机细影。不知是似寄人于自然,还是似牵自然于人。

在西方哲学中,人和自然之间是主客对立、天人相分的关系。然而,在中国哲学中,主导思想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这可以说是和西方哲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差别,也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有智慧。

“中国哲学来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立足于自然。”

在中国还没有被强硬打开大门前,祖先常年生活在这片赐予的丰硕土地上,男耕女织,与自然朝夕相处。先秦儒家学者孟子用那穿透时光的雄浑嗓音吟道,人性乃“天之所与”。人们禀受天道,因此人性具有道德的品性。引用《诗经·大雅·丞民》中的话来理解孟子所言,那便是“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无论是自觉抑或不自觉,人都生存于自然中,感受着雨水的洗礼,触碰着阳光的温暖,挥洒汗水在生命的土地里。无法分别丰富自然是给予我们的恩赐,抑或是灵动睿智的人们才是给予自然的恩赐。

老子在古老文化年轮中出现,深邃的皱纹里蕴含着思想的光辉。他笃定地轻视知识,提倡寡欲以及回到婴儿状态或未知状态,实际便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思想在中国土地上绽放动人光芒。门徒问:“如何是禅人当下境界?”禅师细细答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似乎这样看来最高佛界是无我的境界,其实恰恰包含着我。就宛如相溶于水的甘糖,尽管没有办法把颗颗细糖看得清晰明了,但在整杯水中糖分无所不在,其实它早已完完全全与水分相融为一。

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种民族同中国一样注重天人合一。这种思想贯穿古今,是中国人生存、思想和文化的基石与根据,我崇尚着这种思想的明媚光辉,是它让我们的民族拥有滚烫血脉,如诗般富有细腻情感的筋脉。一个民族,究竟如何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未知的自然又报以何种态度,会引起民族对生命价值、生存意义择决,同时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西方近代文明被泰戈尔称作“堡垒的文明”,文明中有间隔性、征服性、区别性。这样形成的原因在于我看来,是他们在自然和人类之间立起了厚实的堡垒,处处用着征服的眼光看待自然,希望以不断续的斗争获得生活。殊不知,中国人生活方式,是不断续地和周围缓缓调和,从而获得生活。这种态度,处处充满着无限的温暖希望与古老精神的力量。

时代变幻莫测,然而中国哲学永无止境。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心性深切致远的.觉悟,是睿智的先人奋博挥汗的成就,更是贯穿着岁月沉积的古老梦想。面对它,我们仍然需要思考,需要感悟。对于一个新生命的中国而言,古今对白是中国自身自问最深切至心的对白。传承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魅力,在古老文化中注入新生力量,紧紧握着古老智慧的根和脉络,汲取现实丰富的精华。面临重重磨难,但中华民族的心中有着无止境的生命源泉,让这个数千年的古老梦想重现曙光。

天存在着,人方可存在着,因为人不可能脱离自然独活。倘若我们对于自然的欲望淋漓尽致而未察觉其危害时,方有我们苦食恶果才会憬悟人与自然共相存。我们须竭力维护先人所持思想下的自然均衡,中国人需对自然怀抱深切的哺育之爱,同自然才可相辅相依。

中华民族脚上的筋脉烙印着自然的恩赐,深爱的力量注入心房穿梭于世,滚滚炽热的血液在中国人身上流淌。用中华民族独特的方式,在古老而残留梦想光辉的画卷上,渲染独一无二的风采。朝阳里,火红的太阳带来璀璨光芒,一股坚定而沉稳的声音道来:中国,定将拥爱而崛起,生生不息!

中国哲学简史 篇12

最早接触到哲学,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常说,哲学是一门受用终生的课程,但那时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囵吞枣般的死记硬背,以期将来高考时能考个高分。上大学时,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师很多时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觉哲学既很枯燥晦涩,又玄而又玄,所以没有深入进去,更没有心入进去。可以说,对于哲学,自己一直是抱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对哲学感兴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看到知名学者周国平用亲身经历讲授“幸福的哲学”,对拥有哲学,拥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会幸福有了质朴直观的感悟。过后,上网简单搜索了一下哲学的意义,特别是中国哲学,对这个曾经提不起兴趣、敬而远之的学科作了些许粗浅的了解。有人所说,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西方圣经的论断。于是乎,根据网上大多数网友的推荐,到书城了买了一本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心想从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探究一下哲学的奥秘。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冯老先生这本著作,但通过细细品味的阅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一个哲学白丁来说,算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最好书籍了。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中国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习哲学的意义,如何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读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不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或者认为哲学离生活、工作十万八千里了。

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本书由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翻译成中文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形成背景、各学派起源,以及在各学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进的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任何人读完这本连小部头都称不上的书,都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认同、认可、推崇的学派,然后再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冯友兰先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风格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中,堪称最经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为是《中国哲学简史》,书中对各家各派的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作深入的介绍。但我感觉,从入门来讲,或者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这已经足够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通读此书,我能够感受到中国哲学的含蓄之美、辩证之力和修身之径,也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我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章“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哲学不是获得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看法,发人深省。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我们时常感叹,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觉悟中不断提升境界、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都面临着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有时疲于应付都显得力不从心,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看闲书、做闲事,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向往诗和远方,从容、淡定、恬静的生活有时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满怀希望的憧憬,却劳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赶,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许有的人经过拼搏努力,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依然苍白粗糙—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从不或者很少有时间向内探索。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便始终处于无明状态,在尘俗中摸爬滚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将大好时光与大美自然辜负。

从“利己”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生的哲学观念,对于思考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看懂人生本质,从而轻松自在地、豁达快乐地生活;可以哲学地思考人生大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角度去进行生命反思。一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地求取高远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是通过有限的人生去求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立一个远大的生活目标,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蓝图,这会增添生活的动力。这样的人生境界理论,既整合了中国人生哲学中最优秀的传统,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彰显意义与价值。

读《中国哲学简史》之前,觉得哲学离我很远,哲学应是哲学家讨论的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哲学就是生活。哲学家的理念,都是来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断地觉解,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修为和提升,才能够在生活中将真、善、美动态地统一起来,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体验到人生中的美好。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曾对《中国哲学简史》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练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读一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经先贤们话,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回归曾经率性的纯真。

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的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借此与每一位喜欢《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友共勉。

中国哲学简史 篇13

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读书笔记。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

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当年朴槿惠在最低谷的时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启发,走出了低谷。后来当上了韩国总统。

2、好处二:当你处在顶峰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就会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朴槿惠的经历似乎说明了这点。她当上总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却在此后遭遇了闺蜜门,急速下落重新回归低谷。

那么,怎么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避免达到极限,而急转直下呢?

冯友兰举了牛顿的例子:

牛顿感觉到,他的知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对于海的知识。牛顿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尽管他在物理学中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他的学问距离前进的极限仍然很远。

冯友兰另外举了一个反例:

可是,如果有一个学生,刚刚学完物理教科书,就感觉到凡是科学要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学问就一定不会有所前进,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诉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还有一些物极必反的情况,跟超越客观环境的极限有关。

比如,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这个适量,要接此人的年龄、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质量来定。

这都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总结:

越浅薄的人越容易骄傲,越骄傲越容易浅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不要膨胀,想想那么伟大的牛顿,还那么谦虚的讲自己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在海边捡了几个贝壳。

膨胀很容易让我们达到极限,进而走向衰败,最近沸沸扬扬的乐视公司,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呢?

中国哲学简史 篇14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其地位特殊,但是儒家也并非一家独大。有反对其“正名”的等级制度的墨家,其自始至终采取功利主义的方式,认为不存在差等的爱,而应该实行人人平等。有反对其“入世”观点的道家,认为“无为”才是实现“善”的'唯一法则。也有反对以礼治国的法家,认为“刑应上大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处法律非现代法律)。还有醉心于“名”“实”之分,不顾实际的名家,粗糙的探寻科学起点的阴阳家等等等等。

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是通过分开单独阅读发现,事实上除了一贯坚持反抗儒家的墨家(之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外,道家、佛学、儒家三者之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肯定和相互吸收,出现了禅学和新儒学,甚至后期的新道家反而认为孔子比老庄更伟大,因为其已经忘记了说忘。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比起西方“一神论”式的思想路线,东方的中国以“百炼刚绕指柔”的方式,将本是殊途的各家学说,最终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适合当代社会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前行,其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一方式的一大体现。就如同西方哲学的传入,给只有负的方法的中国,带来了正的方法,如果在西方的话,定会分出个胜负,最终择一进行,但是在中国,正的方法只是给予了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并没有取代负的方法,而只是补充了负的方法。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对于中国哲学是否对于世界哲学有所贡献,这个应交给时间来检验。而就个人而言,“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xysh/zhexue/eknk3v.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