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屋 > 校园生活百科 > 其他 > 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
手机版

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

来源:才华屋 阅读:2.77W 次

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

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

印度种姓制度是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各国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种彼此严格区分的社会等级或集团制度.梵语为瓦尔纳,意为色、种、质.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称为种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语音译为卡斯塔,世界上则多用卡斯特一词.现在已逐渐废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xysh/qita/yn46e7.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