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屋 > 校园生活百科 > 其他 > 退避三舍的典故
手机版

退避三舍的典故

来源:才华屋 阅读:9.54K 次

前言: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退避三舍的典故

【汉语文字】退避三舍

【汉语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字词解释】避:回避难所;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词语解释】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委曲求全

反义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英文翻译】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

重耳逃亡在楚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晋楚在城濮交战,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成语示例

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明朝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按行军三十里一停,谓之一舍,三舍九十里。言异日晋楚交兵,当退避三舍,不敢即战,以报楚相待之恩。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xysh/qita/l6ql8q.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