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屋 > 校园生活百科 > 其他 >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本真人生论文
手机版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本真人生论文

来源:才华屋 阅读:2.53W 次

摘要: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个灵魂人物,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历经的三个阶段,求仙学法、大闹天宫、西天取经。这样的三个阶段其实正是我们人生必经的三个阶段,悟空的执着和诚信给他带来了人生的辉煌,同时也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完成了一段伟业。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本真人生论文

关键词:孙悟空;本真;人生

中图分类号:I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25—01

人尽皆知的中国古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人生就像是命运安排了的,但是挖其源头孙悟空人生走向一共本着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在进行着,这就是我要论述的观点:孙悟空之本真人生。

一、孙悟空之求仙学法

孙悟空是吸收了日月之精华而诞生的能够通人语、有灵性的石猴。这样的定性,已决定了孙悟空本身的特殊性,他的出生本身就与众不同,自然而然会有很多区别于他人的地方。他是猴类,但是他有着人类的很多共性,当他知道可以去某个地方学习仙法的时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寻到仙境,是这份求知的诚心感动了菩提祖师,是一份对知识技能的渴望与执着让他拥有了一身的本事,这样的人生起点,注定了孙悟空今后的人生必然是不同寻常的。长生不老、七十二般变化是他的财富,同时也是他今后人生的筹码。其实孙悟空的人生始点是辉煌的,也是在人生初始阶段最该做的事情,我们固然说孙悟空后来又多么的神奇的经历,类似于上天入地,下海闹天等等,但这些都是他在很懵懂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人生目标,并且很好的实现了的,他的毅力是不能够比拟的,他认真的态度更是应该值得歌颂与赞扬的。今天这个人物被我们所熟知、喜爱,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个神奇的化身,而是在他的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真的人生从一开始便已决定,孙悟空的人生给我们很多惊喜,同时也有很多借鉴与回味。

二、孙悟空之大闹天宫

在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应该是每个人有了理想,并且为之奋斗的阶段。孙悟空学了仙法回到了花果山,这个时候的悟空是满载而归,成了花果山上名副其实的头领,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面对自己让人羡慕的本领,悟空渴望拥有一个没有束缚并且完全自己掌控的人生,而这也是在人生前进的步伐中不得不领悟与认识的阶段。悟空之所以会闹天宫,是因为他不羁的个性,他由最开始的小小愿望,最后变成了想要打破旧的制度的先行者,并不是他空有本事,胡作非为,而是为了那些错误的制度在进行着真切的斗争,在以实际的行动在进行着掌控自我的命运的挣扎。但是在这个大的背景环境下,是不能够因为一个人的反对而瞬时改变千百年不变的原则与制度的,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写照。这种打破是一时的,孙悟空并没有真正的改变什么,森严的宫廷制度还在继续,而这个敢于打破旧制度的先行者只能等待五百年的禁锢、五百年的风吹日晒,这样的结局让这个不羁的少年认识到了他的不受拘束的结局就是要受到如此残酷的惩罚。此时的悟空成长了,当他见到观音使者,知道自己有希望离开的时候,是那样的开心;当他从五指山上跳出来,跪在唐僧前面的时候是那样的感动。这固然是他的本真个性在五百年的压迫下得以压抑,但同时,这也是本真在现实人生中得以升华的结果,而他的改变与升华,也都正是建立在他本真个性的基础之上的。

三、孙悟空之西天取经

去西天取经是悟空赎罪的方式,同时也是他重获自由,立地成佛的一个机遇,所以悟空选择了护送唐僧去取经,其实悟空在重获自由的同时,他完全可以选择放弃这样的安排,但是他没有,他一心的保护着师傅,一直达到大雷音寺求取佛经,这很好的证明了悟空本真中的优良品性。西天之行,他一直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师傅,同时面对不一样的`困境解决不一样的难题,不惜自己的人情和脸面,哪怕是求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是那些仙界的人看了他总会躲上几躲,但是这都没有中断悟空做事的步伐。他的恩怨分明,我们看的很清楚,他在答应了观音菩萨取经的那一刻,那么他就会信守承诺,直至取经结束为止,这样的毅力和执着是悟空的本性,这也证明了悟空的成功在于他的那份与身俱来的品质,并不外界赋予他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成功的取经归来,悟空得到了认可,并得到了斗战圣佛的称谓,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皆大欢喜,终于在排除一切万难之后,一行四人达成了任务,实现了坚持了几年的梦想,这是一份完满的答卷,对于悟空而言,更是让他在人神鬼三界有了更高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份收获,通过努力执着得到了一份奖励更是一份荣誉。

结论:孙悟空这个人物是在《西游记》中被我们熟知的,今天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他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了大家的身心,他的人生经历虽然仅是几个阶段的解读,但是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生的几个重要的必经阶段,他在几个阶段中的人生经历使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物的全貌,正是他在戏谑的人生中活出了本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xysh/qita/65zjdn.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