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屋 > 个人实用文 > 心理学 > (精选)积极心理学14篇
手机版

(精选)积极心理学14篇

来源:才华屋 阅读:1.48W 次

积极心理学 篇1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以往我们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了教育的功效,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关系,这既起不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也达不成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文将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寻找一条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道路。

(精选)积极心理学1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关注的前提下,积极心理学得到了很多教育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诞生于美国,它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像其他心理学那样关注大学生的负面心理,而是注重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面心理,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良、美德和精神等为重点研究对象,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PositivePsychology),是一种新型模式的心理学研究,它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的美国。主要是针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总结,反思和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心理学不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更是关于幸福、发展和快乐的科学[1]。积极心理学主要涵盖三个层面。其一是主观层面,以主观的积极体验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强调人要乐观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积极地应对未来;其二是个人层面,通过对个人性格特质的研究,发现积极的性格,并对个体所缺乏的积极性格加以培养,从而实现积极的情绪体验;其三是群体和组织系统层面上的,致力于研究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培养公民的美德和责任心,以及礼仪和道德规范,从而得到积极的社会体验。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者的主观教育问题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负面心理,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心理正常的人或许有用,而对于心理并不健康的人,则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也大多如此,往往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不说,反而又导致问题的进一步加深,也使得人们对于心理学产生了一些误解。

(二)过分关注消极层面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是以往消极心理学思想的延续。一方面,强调关注疾病,从疾病本身入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大学生的负面消极心理,从问题本身入手从而解决问题[2]。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被接受,而且容易使得原本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心理层面,久而久之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常是先找问题,指出学生的问题,加以阐述、探讨,并将问题严重化、扩大化,最后再给出如何克服和改正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排斥和自我否定的心理,甚至长期困惑或导致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关系

虽然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体系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强调平等和信任关系的,也追求双方在平等和互信的原则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3],但是消极心理学的核心在于过分强调问题本身和否定。这使得一些脆弱,敏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就使教育者和学生站在了对立面上。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支撑

很多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有的学校只是简单走走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课,开设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窗口。有的.学校甚至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学科教育完全割裂,与其他学科教育无关,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同时也导致教育者本身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不高。

三、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供不同视角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视角问题,积极心理学在强调积极层面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和培养,讲究循序渐进和实践,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互信与沟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二)注重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指心理疾病,也指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备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向上的潜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和指引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人格塑造,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和群体意识上,充分肯定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预防为首要任务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专注于深处困境的人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层面心理,使大学生自身产生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能够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改善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积极心理学注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培养和实践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同处于成长过程中,一起实践、互相鼓励,而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这样使得大学生更能够感同身受,也更容易积极面对,从被动帮助变为主动相互帮助,从而改善了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也是需要多方配合的工作。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成长是否健康,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体现在学校,它是融入到生活当中的,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自我心理的调试者。所以,心理学教育不应该被割裂,而应该形成多方合作、积极面对、成体系的教育学科,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和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还仅仅是出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教育者有高瞻远瞩的广泛视角,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探讨,形成切实可行并且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燕春.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及运用[J].老区建设,20xx(2):53-54.

[2]李思晴.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J].求知导刊,20xx(7):64-65.

[3]康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xx(2):124-127.

积极心理学 篇2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加强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相关概念

1. 积极心理学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理想机能,寻找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三者相互作用、影响:长期、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帮助个体感受更多积极、快乐、满足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良好的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两者。

2. 教育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只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的需要,才能凸显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的体验中加深认识,在生活的实践中运用知识。生活化教育、教育生活化是实现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最佳途径。

3. 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有别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类消极面,教师职业认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体对教师职业的积极体验,以期形成积极评价,付诸积极行动,做积极、幸福的教师。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高师范生将来从教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二、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引导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

1. 将理想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课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知识输入模式,转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立足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巧设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采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吸引学生深入主题,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延伸课题。例如,讲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时,可让学生回忆印象中爷爷奶奶曾经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的?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否有变、为什么会变、为理想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辨析,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愿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理想和“中国梦”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期待,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并及时将主题转移到师范生的身份上,提问:选择报考师范生是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真正热爱与认同?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自己选择读师范专业?读师范专业是不是自己目前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分析读师范专业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可能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也可能迫于家庭压力或经济问题,意识到读师范专业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在内心积极地呼唤自己逐渐爱上本专业,学好本专业。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开始:在积极学习中积累师范专业的丰富内容,发现作为师范生的各种优势,感受读师范专业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2. 将教师综合素养融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教师职业认知的主要课程。在学习“教师与学生”这个章节时,许多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颇,要善于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印象中最敬佩、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他/她令你敬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如实讲述并发表讨论,所有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最全面的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与回答获得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收获积极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开设多门其他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师综合技能,提高将来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无形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3. 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于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填写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质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挥优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盲目悲伤、否定自己,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劣势,或通过凸显优势来弥补劣势,让自己变得更富有积极性、发展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师范学习所培养的教师综合素质足以支撑个体因各种外界原因无法实现教师梦时成功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并不排他,拥有较强教师素养与能力的个体在其他领域也可成就事业,从而更包容乐观地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三、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隐性课程是学校隐含于课堂内外的、可能为学生习得的文化,包括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教师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不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而渗透影响,通常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被学生自然接受,虽不像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具有立竿见影的'学术习得效果,但影响力更持久牢固。

1. 提升教师的自然性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滥用教师权威,要热爱教育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德树人、感召学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和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2. 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性条件,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加入与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角色,在愉悦放松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没有唠叨和训斥,没有强制和灌输,只有平等与尊重、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留恋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

3. 建立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外延伸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悟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更需要相关课外延伸体系的引导补充,如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讲座、教师素质拓展训练、情景剧、辩论会、读书交流会、文化长廊等,训练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

四、组织系统生活化,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收获满足与快乐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次上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系统是以家庭为细胞的生态系统,学校系统是使家庭、社会朝向美好的教育组织机构,快乐和谐的家庭系统、优质温馨的学校系统必定呈现和谐繁荣的社会系统。学校、家庭要为学生创造积极、温馨、民主、平等、尊重、友爱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推进“温馨工作进校园”“学情夜访”“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以温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全面推进以“德厚才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采取创新的管理措施激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积极扶持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学生倾诉渠道畅通,诉求反映及时。

五、生活化教育全面影响,塑造师范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正能量、促进团队合作,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助力其教师成长。团体辅导,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可以从塑造积极人格、增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总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德厚才馨的优秀教师、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共同构成培养未来优质教师的学习生活网络。师范生在这张无限连通的网络中探讨教师职业的丰富内容,体验教师职业的真实感受,塑造教师职业的人格特质,逐渐培养起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将来才可能成为幸福优秀的教师。

积极心理学 篇3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强调: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但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很多倡导积极乐观心态的思想,培养优势和美德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儒家的“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以及儒家提出的关于智力国家的一些思想方法都是积极心理学四喜那个的体现。《中庸》有这样的一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道家思想也强调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体现了诚实、仁慈、勤奋、正直、善良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中国的孝文化也体现了积极心理学中”感恩“这一美德。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具备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的一更更加重要的使命应是让普通人生活得更有 意义和更幸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忽视人类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会使得心理学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由此,心理学的关注焦点应当从”心理疾病“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来帮助人类真正拥有幸福。他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幸福2.0理论,提出幸福由5个元素决定----积极情绪、投入地工作、目标和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指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幸福人生,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天下大同“的立项也有不谋而合之处,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天下大同的心理基础----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积极品质,也发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幸福。

今天的教师们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挑战,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新的视野和方法,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当我们聚焦级级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积极心理学 篇4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给了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礼,我们应该基于儿童的心理视角,以儿童的积极体验为途径,以培养儿童的积极人格为目标,为孩子的未来指引一条走向幸福的大道,从而自己也能与孩子一起感同身受。

一、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上面的例子正是由于小学生往往将老师对事物的认识看成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十分完美的。因此,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到了下午地面上就有了纸屑,而且三番五次的教训他们要保持整洁,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但就是不管用,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看到垃圾我微笑着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持续一个星期,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慢慢地发现我班的卫生变好了,再也不要我说教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活中有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老师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老师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老师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老师认真,孩子就学会方法;老师宽容,孩子就不会计较;老师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老师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的。

二、留给孩子教育“空白”。

在现实中生活中,很多老师都是特别认真负责的,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健康成长,可是使了很大的劲儿,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老师的努力是违背心理规律的。在教学中的我,我每天都在认真而仔细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仔细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包办一切,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像个陀螺似的转着,敢怒不敢言。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学习机会与能力;殊不知这种满堂灌,给孩子们造成了心理上极大的负担。

鱼汤虽好,但不宜过多,知识虽好,却需自我消化;殊不知教育需要讲究“空白”艺术,适当的空白,才能产生美感,才能让孩子们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正如书中所说,让孩子的心理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吧。让孩子远离“时间贫困”和“空间贫困“。拉近师生间的精神距离,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为自己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回想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可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孩子,殊不知人天生就有抗拒感,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远离你的教育,读了此书后,我们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应“,蹲下身子聆听孩子的心声,主动与学生交流,讲道理,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惩罚,跳出”自己人效应“。例如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后,如果一味地沉入自己人效应,那将不利于孩子问题的改正。

总之,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故事“,在一个个”故事“中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积极心理学 篇5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及语教师,深感教育一群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绝非易事。事实上它可能是一让你投入越多越深越是悲喜交加、五味杂陈、迷惘困惑的事。面对学生在青春期荷尔蒙操控下无规律可循的情绪表现,老师该如何处理突发事,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堂的效率呢,这成了摆在每位老师眼前的题。

教师的心灵需要保养

朱向阳主编的《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一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展示了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师生关系和谐、堂氛围融洽的画卷。看完的最初感受是:自己平时上也在不自觉的使用积极心理学的很多技术,所以其中的案例并不觉得非常新鲜;但同时,自己做的还很欠缺,对待学生的叛逆行为显得比较急躁、焦虑,这个时候往往做的越多就错的越多。我意识到: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需要足够的理性思考去代替感性评判,教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控制语音语调、神态表情、肢体动作,注意自己的举手投足,因为教师在讲台上的一切都是放大的,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和感受。所以教师需要时时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保养,以乐观、自信、宽容、平静、微笑的精神风貌面对学生,这样才能真正让自己成为一束温暖的光,投射出的每一道眼神都带有温度。

说起容易做起难,因为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因为学生的屡教不改而生气、流泪。作为传道授业者的老师遭受不良的情绪侵袭后,保持平静和微笑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岁月洗礼和智慧、经验的累积,否则容易陷入情绪泥淖之中。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责任的重大,让身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更不能降低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就是在保养教师的心灵。

水顺其势成就其昌,海纳百川乃成其大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丁·赛利格曼曾说:‘当你真心愿意去做这事时,他就能为你带很大的满足,因为你在为这个工作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它所带的物质报酬而工作’……倘若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从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我们的堂就会焕然一新"很幸运,我享受教师的身份,也珍惜参与每个孩子成长最旺盛的青春期的这个机会。既然身为教育者,那我们就要能看得了孩子们的好,更要能容得下孩子们的各种"小问题"谁的青春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呢?没有年少的轻狂、天马行空的想象、放荡不羁的内心、玩世不恭的叛逆,都是一群一教就学,一学就会的乖宝宝、棒学生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北大教授戴锦华穷尽一生的体验说的那句"人类的.悲剧就在于没有人愿意听过人的建议,所以我不建议了",面对大学生都能有此感慨,更别说初中生了,所以教师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需要的是多一份的耐心去理解去等待,允许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接纳他们的"小问题",花期自有期,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反倒是拔苗助长的方式,很可能会引起既伤人又伤己的后果。

亲其生,道业得传

"歌德说:‘你按一个人现在的样子对待他,他将会保持他现在的样子,如果你按他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对待他,他将会成为他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那个人’。(fsir)有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学生自己愿意亲近老师。

诚然"严厉"会对堂的管理效果明显,但威慑力永远赢得不了学生真正的尊敬,没有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是令人害怕和失望的。书中有一段统计让我印象深刻,在北京市教科院对北京129名小学和初中学生进行的问卷中,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教师微笑上,不喜欢教师当着众人怒斥学生,使堂气氛太过压抑,一天到晚板着脸。

教育要有爱心,青少年人格发展需要的首要前提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被人理解和尊重。教师用微笑去接纳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书中还提到"在堂中,教师对学生持尊重和支持的态度,无论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进行练习的时候,出现怎样错误或给出如何不可思议的答案,教师均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予以尊重,并在情感上给予支持,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新及探究的主动性"只要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亲其生,那么道业自然得以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综上,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作为教师的我,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但我相信:只要我时时保养自己的阳光心态,用大爱的心胸去接纳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那么这样的老师,不管走在哪一方讲台,传播的都不止是知识,还有阳光。

积极心理学 篇6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在美国展开,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心理学中发展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对人类的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人类群体不断的完善发展。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就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一、当前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问题,将入学教育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但总体来说,新生入学教育还存在许多缺点及不足。首先,大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都采用的是入学教育周的模式,仅有少数学校改变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总体而言国内高校入学教育模式基本一致,比较单一。内容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并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规章或者要求,大多数学校的入学教育都是围绕学校的校史、校规、专业课程、大学生涯规划等内容展开。形式上来说,大多采用开学典礼、班會、学校校园参观、校史陈列馆参观等形式,学校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传统心理学、主流教育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学校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关注度更高,入学教育重点围绕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产生以及行为矫治等方面,入学教育的时间大多比较短,一周到一月左右,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入学教育课程目标

积极心理学指导之下,学校的相关教育人员在设计入学教育目标时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树立整体教育课程观,要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能够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个性化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的形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自主发展问题作为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及时间,培养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

(二)构建多样化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个体内部,积极心理学将这一范围扩展到了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积极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于个体心理因素影响非常大,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主要表现在“全员教育”中,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学校要能够建设一个团结友好的校园文化,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关爱新入学的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暖及关爱的校园环境。此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高校入学教育要能够建立起一个学校与家庭相联系,共同教育的模式,帮助大学新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从心理上、思想上为后期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高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学新生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入学教育领导工作组,由该工作小组进行整体的规划,将新生的入学教育问题纳入到学校各个院系的课程计划之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组、思政教育组、职业规划组等不同的入学教育领导小组,然后各小组之间统一规划合作,完成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三)入学教育特色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中倡导要关注个体的积极兴趣的'培养问题,要能够通过各种形式不断的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要能够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快乐的心态下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最终形成某种人格特征。学校在教育工作之中,首先要能够将入学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课程系列之中,然后深入的开发挖掘班级、团队以及家庭的资源,组织引导开展一些积极健康,能够突出学生个性的活动,比如兴趣小组、舞蹈协会等,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形成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环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建设宿舍文化,大学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宿舍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要能够有意识的为学生营造文明、友爱、团结的宿舍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宿舍规范制度,加强宿舍文件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同时帮助学生尽可能快的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之中。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构建一个个性化的入学教育网站,让新生能够通过该网站及时的了解学校的各种信息知识,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问,减轻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更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且95后的学生对于网络的接受度非常高,他们习惯于利用网络解答各种问题,这种方式也更符合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受学生欢迎。

(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入学教育

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态对于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学校在开展入学教育的时候,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要能够通过各种户外拓展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要能够明确教育目标,构建多样化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为学生营造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苏丽丽.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9).

[2]邹亚.论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3).

[3]刘天目.“95”后新生入学教育新途径探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xx(02).

积极心理学 篇7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命名为“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我觉得非常合理。书中采用了一些心理测量工具和训练程序,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习者进行练习。并且有很好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辅导,以便使我们这些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学会运用有关策略进行心理调适。

书中介绍了“学习能力感”概念、“习得性无力感”等相关内容。其实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介绍的有关“习得性无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到积极心理学的领域之中。其中的情绪管理能力部分对于我们这些中学教师非常受用。情绪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一方面能够在适当场合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善于调节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例如,在正式聚会当中,适当表达喜悦的情绪,在悲伤的葬礼上适度表达悲伤的情绪,在人际冲突中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善于调节气氛激发他人的积极情绪或者善于安慰他人的消极情绪。情绪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种能力组成: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开放心情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成熟地进入或远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相关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会结合书中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到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我们不仅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灯,还是他们性灵的创造者,更是他们灵魂的塑造者。我会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减轻他们的压力,同事缓解自己。希望我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上,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更上一层楼。

积极心理学 篇8

一、 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二、 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现在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周围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务上,生活也由此变得更美好,是自己永远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3、做好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待学生,要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说话、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你说的话会让学生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就幸福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就幸福了。为了幸福,我们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的方向发展!

积极心理学 篇9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周围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于学生以后的认知和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就是让教师注重挖掘学生性格中的优秀品质,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质,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物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借助周围积极的环境,让学生充满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不良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样积极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动力.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学习的地位,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学,要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和学生是一种轻松合作的关系,这样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电阻”时,为了让学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进行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提出与材料有关,有的学生提出与电阻的粗细和长短有关.学生提出这些想法后,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观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影响电阻的`因素有所了解.

二、挖掘积极的学习动力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觉得物理很难,因此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在学之前就会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我物理成绩不好,这部分内容我肯定学不会.学生怀着这种心理暗示,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放弃了自己,那么学习过程就会比较痛苦和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内心中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内心中重新有一种“我能够学好物理”的想法,这样学生才能和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欧姆定理”时,许多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电路时被各种各样的电路连接方式弄糊涂,就会产生“电学知识好难”的不良心理暗示.实际上“欧姆定理”很简单,就是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式.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关系式.只要记住这个关系式,就能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教师要围绕欧姆定理的公式进行教学,遇到问题时,让学生从这个公式上进行思考.这样,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

三、开展积极的物理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物理实验,许多学生觉得实验比较难学.因此,教师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学生进步的地方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内心中产生进行物理实践探究的动力.在物理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对物理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尤其是通过实验解决了自己的物理难题时,学生就会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例如,在讲“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指出:光是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在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白光是由七种彩色的光组成的?肉眼看到的明明是无色的”.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棱镜来对光进行分散,这样学生就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看到七色的光.当学生看到这个现象时,就会感到很神奇.在对物理理论知识加深印象以后,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究“为什么自然光通过棱镜以后会产生七色的光”,学生在积极的内心动力下,将折射的原理应用进来,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养成了主动探究、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明示或者暗示,让学生能够从物理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并且将自己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积极心理学和初中物理学习结合的方式,以便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作者:徐鹏海 单位: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

积极心理学 篇10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政治功能,重视灌输式的说教与高压式的管教,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的塑造,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目的,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教育效果不佳的困境。积极心理学主张以发展为导向,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思想美德等积极方面,关注人的正面力量,它的兴起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一,从主观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指人类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即能幸福满意地回忆过去、快乐而充盈地感受现在以及积极乐观地憧憬未来,主要研究人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快乐感,引导个体建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从个体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存在两个独立纬度:正性的利己主义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主要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造精神和能力、与他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审美体验,以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世界等等,研究人的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个体能够有效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第三,从群体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公众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长及其经验的获得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积极的环境,是构成积极品质的重要的支持力量,这就要求人类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积极的公众品质,主要研究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二、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过于突出政治性,强调教育的矫治功能,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和个性需求,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容易引导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价值、人生意义、自我实现,关注人的自身潜能的挖掘,重视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从而使人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理念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往往能更加深刻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情感鸣,使其乐于接受并践行道德规范,这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提高。

(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和死板,过于重视管理轻视育人,注重结果忽略过程,重修补学生存在的问题,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这种“修补-改错”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因而往往收效甚微。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人内在的积极品质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在预防工作中所获得的进步和提升大多源于引导个体自身去塑造各项能力,还不是直接修正个体的各项缺陷”。因此,在这种理念取向下,教师要转化教育理念,从肯定学生的角度入手,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预防学生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将教育与学生的幸福、尊重、自由、价值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注重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重视学生积极的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并引导使之内化成各项能力,这种价值理念取向符合当代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的本来功能和使命,因而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方法,巧妙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精神状态和人格特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育,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幸福感和满意度。对此,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和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一定的环境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注意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第一,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装饰校容,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主要包括学校的总体结构和布局规划、校园建筑和校园绿化、课堂设施、办公设备以及后勤保障设施。因此,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师生创造整洁、安静、优美、积极的校园物质环境,促使师生工作学习身心愉悦。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师生规范师生自身行为、道德修养,爱护校园一草一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保师生工作、学生、生活秩序的稳定,增添师生的幸福指数。

第二,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化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主阵地,主要指校风、教风、班风等方面。首先,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内形成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严格制定一套积极的班级规章制度,并加以认真落实,以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构建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寝室是学生集生活、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和谐寝室、品质生活”的寝室文化理念,明确“扬德尚美,育己善行”的寝室文化宗旨,积极倡导良好的寝室文化习惯,提升寝室文化的质量和品位。最后,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教师要借助具有教育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校园网络,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主、自强、自信、自主,树立文明意识、政治意识,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讲究熟练运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心理学在工作方法上强调个体心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情感需要的重要性,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时,教师要注意将政治性与情感性巧妙结合起来,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工作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创造力。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助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情感激励法,即通过激励激发学生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积极心理学认为,巧妙地运用情感激励法,有助于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好品德。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适当地借助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首先,要注重以情育情,情理结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因素和自身的情感因素,情理结合,以理服人,以情育情,以情感人,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心灵之门,鼓舞和启迪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注重深入浅出,积极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座谈会,或电子邮件、QQ、微信、短信、电话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探讨人生、规划未来等话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其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朝着正面的方向成长和发展。最后,注重榜样激励,塑造自我。教师可以借助先进人物榜样的人格力量,震撼、感染、鼓舞学生,使学生产生敬佩、信赖之情,优化学生心理,强化学生行为。

第二,借助情景感悟法,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景感悟法,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获得感悟和启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要创设教育情境,触情生悟。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借助语言描绘、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典型事例分析等手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触情生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其次,要驱动积极情绪,以情化人。创设情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情景交融,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如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歌曲,渲染情境,营造情景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情感。最后,要诱发积极情感,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会、角色扮演、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策划、编排、表演,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在自主参与、实践体验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型的育人理念,以发展为导向,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思想美德等积极方面,强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客观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积极心理学 篇11

当前社会对聋生生命状态有诸多误解或偏见。积极心理学为聋生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视角。主要通过对积极心理学教育观应用及积极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立分析来挖掘积极心理学对聋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聋生作为真实、鲜活的生命个体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有些人报以好奇、有些人也心存偏见,更多的人是同情。不管是何种感情都从某种程度阻碍了聋生自我潜能的发掘,阻滞生命自然张力的表达。如何公平地对待这一群生命体和发掘其生命能量,积极心理学为聋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很多人对聋生的了解仅限于缄默、孤僻、胆怯、易怒、猜忌等这些负性词语,包括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常常为聋生贴上这样的标签。这样看待聋生是有失公允的,也不利于聋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负性品质并不是生而有之,它们不过是用主流文化对聋生行为进行不公平的解读,以及在教育中忽视聋生潜能开发的结果。

长时间以来,聋校的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聋生的自我潜能的开发,根本无法解决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进而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自觉行为。可以说没有来自生命体内部力量,生命教育就无从谈起。

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是自主的、能进行自主选择,心理学研究目的是发掘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它为怎样看待聋生生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要求激发和发掘聋生内在生命潜能,它要求教师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而进行教育。

根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潜在具有智慧、勇气、仁慈、公正、克制、超越以及责任、勇敢、爱、感恩、希望、宽恕等品质,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掘这些品质和美德,让它们由潜在状态显现于外,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正如于丹曾经解读《庄子》时说过,如果知道我们的内心有某种阴影,我们有某种残缺,像断去一脚一臂一样,我们已经无法再把它重新接上,那起码我们可以用一种辽阔的境界让自己去跟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2]。

这种境界就来源于我们对生命中幸福和苦难的恰当理解,来源于人内心深处的力量。这和积极心理学的主张不谋而合。从这个层面来讲,学校的生命教育绝对不是每天向学生宣讲热爱生命、珍惜时间这样简单,它是一个非常复杂,需要教育智慧的过程,是需要用心去体悟和感悟一些灵性的东西,比如爱、仁慈、勇气等。积极心理学对聋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和启示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论述聋生生命内涵,它也表现在具体的聋生的教育及教学中。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语言教学观对聋生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较之于身体的残障带来的不便,让聋生更难适应社会的是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系统的发育迟滞。生命教育的底线要求人必须能够理解和应用社会规则。因此,语言对聋生的生理缺陷的功能性代偿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人际互动中,人们需要认识和应用情绪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看似和语言无关,其实不然。

作为一些与生俱来较为初级与生理需要直接相关的情绪情感:喜、怒、哀、乐,对于聋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这样,让他们能即时性“说”出来,也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对于诸如自尊、感恩、恻隐之心、怜悯、荣誉、孤独、羡慕、嫉妒等复杂的生命状态更难诉之于“口”了。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由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认识水平有限,与正常儿童相比较,感情体验相对肤浅,而越是高级的情感,听力障碍儿童越难以体验,越具肤浅性[3]。这些情绪情感被聋生在生命中那么真实地经历过,只是不经意间已经流转,他们来不及,也没有相应的能力体验它的力量,理解它的意义,因为它还没在聋生的语言系统中编码,因而不被理解,也就失去了情绪情感作为社交符号来优化生命质量的意义。

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中,创设出一定场景,让学生通过各种交际活动,交流彼此的体验、感受,这不仅能加深聋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也使得聋生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言,从而,使语言教学成为个人成长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学习者的一生产生影响[4]。要使这一过程对聋生生命意识的建立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聋生在当下说出自己的生命中所经历过的那些事,让学生认识自己。积极心理学的先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认识自己是自我接纳、自我实现的前提,是生命教育的开端。正如燕良轼所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找寻自我经验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不断使学生获得阶段性的自我实现,那么通过阶段性自我实现的积累,学生自我实现的层次和水平也将不断提高,最终达到生命之大成[5]。同时,这样一种积极的语言教学观也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聋生对词语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借语言来建构聋生的心理和生命意识。积极语言教学观实现了语言和生命意识相互构建的过程,对聋生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堂只能承载部分生命教育功能,更多生命教育却是存在于师生的关系中。建立一种积极的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是积极心理学对聋生生命教育的另一启示。生命意识建立是在学生的感悟和体悟中完成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于语言发展相对滞后的聋生,这一点尤为重要。

它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别于传统模式的要求。传统教育观的模式影响下,教师在聋生面前具有绝对权威,把自己的教师形象定位于人类灵魂工程师和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在很多教师看来,这些听障学生是无知的、可怜的,需要他们高高在上地指导和无比仔细地关怀,才能够健康茁壮成长的弱势群体。

因此教师总是不断地告诫学生诸多的“不要”,这些无一不体现教师的自大以及教师对聋生的极度不信任和操控。同时,教师还扮演着“慈母”的角色,在很多特校,教师替学生包揽生活小事,例如买洗衣粉、充电话费等,即使是节假日,只要学生提出要求,他们都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生活上,学生的大小事情就完全依赖教师。这样一种师生关系,让聋生彻底成为教师所要求价值的附属品,不利于聋生自身生命意识的建立,有碍于聋生的生命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应力求以真实、真诚、恰当的自己出现在聋生面前,并且营造接纳、关心、称赞、积极无条件关注的师生交往气氛。在一种温暖、关心、喜欢、有兴趣、尊重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的任务就是陪伴着聋生对生命奥秘进行自我探索和解读,帮助聋生建立生命意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具有一个新的隐喻身份——好奇探索者。他们应该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把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座瑰宝去探索,用充满惊喜的眼神积极关注自己的学生[6]。

同时对于生活的事情,教师也是应该要求学生首先自己去解决,让他们不要遇到事情就来找老师帮助,自己学会面对和承担责任,勇于担当也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聋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交往的范围和接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远不及健听学生。因此,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行为传递出来的生命信息成为聋校生命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师是否能够用平常心看待并相信聋生,是否能够维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否充分接纳和关注学生,是否始终把聋生看成能承担责任的生命独立个体是衡量聋生生命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

人本主义强调对经验的寻找和追寻[5]。而对经验的寻找和追寻就要求个体不断去体验,只要生命存在,生命就需要有感受和体验。冯建军教授提出诗意的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是致力于生命自我实现的教育,也是体验生命过程的教育[7]。这一观念被积极心理学学者进一步强调和实践。

积极心理学强调沉浸体验对人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意义,它认为,沉浸体验是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文艺欣赏或投身大自然时,感受到一种奇妙、着迷、忘我并与外界融为一体的美好感觉[8]。由此可以看出心理体验不但是个体生命意识建立的途径也是评价生命质量的标准。个体就是在不断探索自我经验的体验过程中,建立起生命意识,可以说没有自我经验体验就没有生命意识。因此,积极心理学对经验的不断追寻赋予生命教育生动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而且这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育使得生命教育的精髓——体验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完成。这点对于聋生来说,显得更具意义。

生命教育确切地说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中,学生生命状态改变的过程。教师应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虽然聋生很多时候,不能很好表达内心感受,但我们的教师也绝不应越俎代庖,应用自己的耐心和价值中立的态度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和了解自己,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更多地修正聋生的错误或者教育聋生按指令做事,而更在于识别和发现他们最强的品质,助其建立生命意识,激发他们生活得最好的潜能,这种力量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荣誉、梦想和勇气等,这应该是聋生生命教育最终的目标和最大的意义,也是积极心理学之于聋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积极心理学 篇12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要关注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力量是指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潜力。它不仅是一种静态的人格特质,还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分析并做出合理选择。

二、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

首先是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个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它,即我们心理上怎样去归因。如果我们把原因归结为可控的、暂时的,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反之则会出现消极的态度。

其次,所谓消极向积极转化,很多时候更主要的是指人们要从消极(不幸或困境)中寻找到某些积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品质等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们在工作中也面临很多困惑,一些过去常用的方法现在不太管用了,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大心血,但有时收效甚微,让老师们常有挫败感。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问题无能为力时,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试试呢?如果我们能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给孩子空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寻求细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因为他们快乐,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抓住教育教学点滴,潜移默化的进行积极品质的培养,如在大扫除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信——让他们从小建立自信,自强,互爱,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教育不单纯是让孩子掌握一些什么,更需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乐观的精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不只是让他们知道这是什么,更要引导他们去问,这是为什么?

积极心理学 篇13

我一直都觉得,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得益于我在心理中心的工作。直到今日,我对这门学科的感觉任然是讳莫高深。也是因为寒假的闲暇时光,我听了学堂在线慕课《积极心理学》。浅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引起我共鸣的地方。

任何的学科都可以追本溯源,而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可以从人的进化中发现。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化,所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视野的扩大。因而我们现在觉得当抬起头、直起身子走路时要比弯着腰,低着头走路要舒服。其中的科学依据就是人类的躯干的骨骼整体呈现“S”型走向。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躯干由“L”型向“S”的进化。而人类身体最长的一条神经称之为“迷走神经”。当我们挺胸抬头的时候,“迷走神经”在舒张,因而我们会感觉愉悦、舒服。这对我个人来说的指导意义就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发现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弯着腰走路。在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中,对人的要求也是昂首挺胸。我想是不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奴性还没有彻底清除。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影响任然没有消除。而作为新世纪新一代的我们,应该挺起腰板。我们祖国的强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而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去展示大国气象。

我曾了解过心理中心的理念,大多数都有“助人自助”、“助人为乐”。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在助人的时候,人类大脑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激发我们身体的愉悦感,并且有助于我们思维的开发。我以前曾对“助人自助,助人为乐”的理念产生过怀疑。因为我们为何要去帮助别人。更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熟语。我也曾用“只为初心,问心无愧”来鼓励自己去践行这个理念。可是“好心没好报”的事时常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因而我也曾想封闭自己,可是任就做不到。大多数的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只对她一个人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种问题上,谁都不可能博爱天下。其实助人也是有针对性的,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样,都有其成立的条件。在别人主动求助时,我们应该去主动别人。当别人需要时,我一定真心实意帮助他。

人类进化导致了女性骨盆的缩小,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类婴儿的早产。大部分动物婴儿出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说奔跑。而人类的婴儿在出生的时候除了吃奶、排便等一些基本能力外,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因而女性在选择自己另一伴的时候,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这个安全感,不仅仅是只身强力壮,而是精神、物质的安全感。

心理学是个极其微妙又特别有用的学科,我将继续学习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经验。

积极心理学 篇14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及人员流动性较大,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建设及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也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引导者,承担着管理和育人等多重工作职能。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的幸福感是辅导员工作的潜在动力,是辅导员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辅导员富有创造性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途径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与大学生的发展教育密切相关。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动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着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大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学习、生活和成长,更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前景。现阶段,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不是特别注重,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增加,许多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这导致辅导员工作、生活开始失衡,出现个人消极情绪滋生和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从自身工作中产生的稳定、乐观、持续性的情感体验。对在宁高校92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显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总体不高。调查问卷从工作压力、工作强度、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四个维度进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压力巨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发展前景不乐观、经济压力大[1],这让许多辅导员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主动性降低,部分辅导员还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工作的状态。久而久之,高校辅导员会对自身的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到忧虑,这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较传统心理学研究不同,它不仅关注人类心理疾病和弱点,更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是:研究积极的'情绪、积极的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它的宗旨是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其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心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产生的问题,并且激发人类在遇到困境时,也能做出积极的心理调整,从而愉悦地将此事发展下去。积极心理学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增加辅导员从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为学校的管理者从创建积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培养出发,以此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职业幸福感是指工作的个体通过自身的工作性质,从中获得满足感、安全感、愉悦感和价值感的综合情感体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即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琐碎事务中,得到的愉悦感、舒适感、满足感及自我的价值体现感,是一种综合的、满意的体验。各种体验的积极情感越多,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就越高。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一)辅导员的个人消极情绪

首先,现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如高校辅导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辅导员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正常的工作时间通常都超过10小时,若学生出现突发紧急情况,辅导员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妥善解决事情;辅导员要定期对学生的宿舍内务进行管理、抽查,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并详细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可见,辅导员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3]对此,许多辅导员容易产生消极的个人情绪,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主观感受。其次,95后大学生他们个人主义较强,自我意识突出,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不是特别理解,这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再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空间不大,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社会对此职业的认知度较低等,这些也容易使辅导员产生消极情绪。

(二)缺少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优势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无论参加什么性质的工作,都应该具备对此工作的热忱和创新性,它是个人从事此工作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此优势会直接影响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者,辅导员还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指导,并辅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但现在高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这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素质下降,辅导员在就业之初对工作的热忱和创新精神逐渐减退。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4]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三)高校没有完整统一的辅导员管理组织体系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积极的组织系统,这一理论可以保障辅导员的个人优良品德和优势得到尽情发挥。目前,各大高校的辅导员每天要不停地围绕学生展开各种工作,随时处理各种学生问题,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几乎没有。但就此忙碌的工作,学校却没有相关明确的评价体系对辅导员过重的工作量给予肯定,辅导员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辅导员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学校并没有完整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这不但造成辅导员工作的盲目,工作成果得不到肯定,发展空间狭窄,而且还导致辅导员幸福感急剧下滑。

(四)其他多种因素

在角色转换方面,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在工作过程中不管学生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加上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期待,辅导员要在不同的角色中来回互换,这使辅导员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产生心理困扰。在生活保障方面,由于各高校的辅导员待遇普遍不高,且多数没有编制,福利待遇较其他教师也偏低,有的高校辅导员连保险、住房等补助都没有,日常生活没有明确的保障,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辅导员会产生消极的不平衡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完全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个体更轻松地适应社会环境,即使出现困难也能应付自如。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的开展及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应正确引导和培养辅导员积极健康的情绪,鼓励和支持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和满意度。同时,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更积极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可以开办积极心理学健康讲座,开展积极心理学交流活动,或是通过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对比,让辅导员获得更多的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可以为校内辅导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可以在此平台上畅所欲言,彼此分享心得体会,取长补短,共同研究交流获得更好的工作方法。只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指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二)严格控制辅导员的入职条件,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业优势

高校的辅导员是一个神圣而复杂的职业,在学校,辅导员就是一个大的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辅导员既是服务一线的基层教育者,又是人类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的发扬者和传承者。高校在聘用辅导员时,应该严格控制其入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择优录取,选择那些积极主动参加辅导员工作的人,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充分发挥自己对职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三)高校应建立适合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职业

发展道路一方面,学校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量化,对其工作要给予适当的肯定,使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更明确,更有动力。学校可从侧面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完善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优化辅导员的职位评价等级,让辅导员工作得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学校对此应大力给予支持。学校可以结合辅导员的个人特长、职业期望等,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避免辅导员因长期重复的工作内容而产生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我们的调查发现,自我发展是辅导员最为看重的一环,在年龄结构上,越年轻的辅导员越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越高;在性别上,男性在自我发展的要求要高于女性;在工作年限上,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的对自我发展要求要高于其他年限的。为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道路,以供辅导员参考,这是辅导员培养职业幸福感的最佳方法。

(四)构建对辅导员支持的社会系统

社会支持可以是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资支持和精神支持等。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影响人们情绪变动的外力因素,其作用是巨大的。若社会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认可度高,则能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对职业的幸福感体验;反之,辅导员则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产生疑惑,并产生消极情绪。高校应积极引导辅导员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重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积极面对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并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认清个人的位置及价值,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日后的发展方向,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带给个人的愉悦。应构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5]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问题已成为高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引导者,承担着管理和育人等多重工作职能。辅导员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的幸福感是辅导员工作的潜在动力,是做好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指数,才能真正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辅导员富有创造性地、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申雯,段元梅.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xx(11).

[2]张利兵.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J].科教导刊,20xx(1).

[3]王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4).

[4]李金华,崔健.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xx(1).

[5]孙叶青,王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关注高校辅导员心理弹性提升幸福感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xx(19).

[6]张静.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困境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J].大学教育,20xx(8):83.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grsyw/xinlixue/n1j7wn.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