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屋 > 个人实用文 > 心得体会 >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
手机版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

来源:才华屋 阅读:1.33W 次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坛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1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论坛通河专场学习讲座,使我受益颇丰。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校长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理清了办学思路,思想认识、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领导艺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充分意识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品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下面就我参加培训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1、加强自身学习,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因此,校长治校一定要做到“目中有生”、“目中有师”,要看到学生和教职工不仅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他们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学校的主人。校长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成功和成才为本。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使学生会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跌倒的扶起来牵着走”。这句话一语中的,直指教育本质。没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爱满天下”的博大精神,没有敬业、乐业、专业、勤业的奉献精神,根本不可能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校长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要把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看作是自己份内最主要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校长治校,不能离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撑。办好一所学校,也不能忽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是,身为校长一定要认识到,在所有的教育资源当中,最宝贵的还是人力资源。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切不可放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先是提高教师素质,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校长在他离任之时,衡量他的功过,主要不是看他盖了几幢楼,而是看他有没有带出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3、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打造活力课堂。

活力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办好学校靠什么?方法纵有千万,但依靠教育教学研究,即走“活力课堂”道路,才能使学校不断地有所进步,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方案,提出操作性的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按照要求去实践去发展。要以课题为载体作抓手,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是人人都有研究的课题,这样才能使每个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4、坚持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一个学校影响最长久、最醉人的莫过于独特的办学特色。

要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校长必须善于在学生、社会和家长的共同需要中寻找到平衡点,平衡点往往体现在教育理想但又切合实际的办学目标上,办学目标首先要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目标既要源于家长与社会的需求,更要高于社会和家长的世俗要求。同时办学目标也要体现学校的层次,要从实际出发研究自己的传统,寻找自身的优势?办学特色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建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基本源点。校长要紧紧扣住特色,通过活动激人,活动感人,使大家由生到熟,由小到大,由被动到主动,由徘徊羞涩到成功喜悦,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特色文化的竞争,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而有力的特色文化。

总之,校长必须在“人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把“活力课堂”放在首位,组成一个高效能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干群之间、学校成员与社区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互动关系,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在群体的学习文化中不断持续、不断修炼、不断提升。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2

4月14日至4月16日,我有幸赴郑州体育馆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五届魅力课堂暨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会。

这次教育名家论坛,给我们带来了“简约教学”“你知道吗?大问题数学”“无痕教育”“问题策略教学”“和谐数学”以及数学中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3天的学习短暂而紧张,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遂,灵动而扎实。”他们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为例,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在徐长青老师所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徐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他在课前以“魔术”吸引学生兴趣,所谓的魔术,就是就地取材的“撕纸”,这个让学生好奇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唤起已有的经验—“顺水推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能否撕出20xx片、20xx片?学生初次接触会对这样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讲解这样的问题也会觉得头疼,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徐老师讲的这节课让我也获益良多,徐老师善于让学生运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反应很快就知道学生的就近发展还在哪,然后利用就近发展还拓展新知识,也就是他讲的“回头看”,“知难而退”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零散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这种学习体验过程在我看来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更珍贵,它会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思考,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积累财富。

三、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海纳百川”,在我们平时上课中,我们总是有意成无意的在向学生透露我们心中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总是按着老师设想的去做,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答案的对错,他总是在鼓励同学们,即使答案不同,只是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学习的自信。而我们大多数老师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学生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就造了教育的偏差和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接受多元共存,真正做到“海纳百川”。

除了徐长青老师,我还听了其它几节高质量的观摩课。吴正宪老师的问题串教学,在观摩课——复习课中学生达到“通”的效果。

罗明亮老师由“你知道吗?”引入课题,告诉我们数学要讲道理,做讲道理的老师,追寻讲道理的课堂。

余颖老师在做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她说“跟强者玩,自己会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所有人应该接触正能量的强者。

张齐华老师揭示了数学课堂的“新常态”,让我们明确核心素养,把握主体,抓住关键。

徐斌老师在解决问题策略中贯穿画图思想,他指出:“解决问题”不再是“教学领域”,“问题解决”成为了“课堂目标”。他说:“知识背后如果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背后如果没有策略,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策略是方法思想间的过渡状态”。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3

人工智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才能知道人工智能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知识,什么素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人工智能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此次人工智能教育论坛中,黄锦辉教授对人工智能用更加利于理解的'解释是人工智能等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和5G技术综合的产物,做好人工智能教育能实现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在论坛中,刘三女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教育的智能化新模式正在形成,其教育的着力点集中在算力、数据处理、算法以及场景化的学习,使学生对教材可以理解,教育情景可以感知,学习服务可以定制,使人工智能教育从智能增强,转变为智能补偿,最终达到智能替代。

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要怎么逐步开展起来呢?人工智能开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教材的缺乏,第二师资的缺乏,第三课程实施的场地缺乏,第四怎么教的问题。在18日下午分论坛中,很多同行教师提供不同学校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参照案例,针对教材缺乏问题,对人工智能比较重视的学校有的建立区域教研和课程资源建设,有的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有的建立研学基地,还有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针对师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自学,网络学习与多参加线下培训学习方式自我成长,提高课程融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针对实施场地和怎么教的问题,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起来的原因可能主要也是因为资金对场地和平台投入比较大,但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切入点,融入数据、算法、程序设计、机器人课程、开源硬件类课程等,利用项目式教学或其他活动如科技创新、创客、跨学科活动等助力课程落地,逐步建立课程——空间——活动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实践,在论坛中也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需要遵循学生各年龄层的学情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班STEM基础教学,第二轮实践教学建立社团校队,第三开展项目式专训,培育科技特长生,或者各年级年级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的不同目标,小学低年级可以主要培养综合素养,小学高年级跨学科应用,初中形成目标方向,高中向目标方向进行研究。

这次的粤港澳台人工智能教育论坛学习,拓宽了我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认识,对我的教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4

3月25日上午,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市体育馆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受益匪浅,沐浴在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智慧的启迪中,心潮澎湃。

在会场上目睹各位和教育大师的风采,在他们精彩的课堂中,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老师们专心致志聆听专家的课与报告。回想一下当时的所闻所见,不得不再次敬佩这几位教育名家的深厚功底,他们的语言如此亲切,他们的笑容如此自然。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如此娴熟,他们不仅牢牢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也让我们常常陶醉其中,乃至忘了记笔记。于是我就用手机记录了他们的课堂,回来后继续回味他们的课堂。

首先整个学习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名师厚重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确实让与会人员大开眼界,心服口服,大师就是大师。名师们无论是从语音、语调、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的语言运用,还是教师个人丰富的教学技能,都表现得自如得体,而且各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沈冬梅老师在课堂上信手沾来,游刃有余。学生盯着他,时而轻笑,时而回答,一副陶醉的样子。这样随性的课堂,也许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沈老师流利的语音,给我们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她的'热情与活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黄慧老师的口语充满童趣,能够走进学生的心中,师生互动自然,给人一种美得享受。

教育名家的所谈所论,全部来自于真实的课堂,扎实的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作为新任教师,要带着辩证的大脑去思考,带着问题来理解,带着收获昂首前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结合所学,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争取让我们自己的英语课堂更精彩,更高效,正如这句话:心有多大,就能走多远。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5

20xx年4月22日参加了在XX区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活动,听取了xx老师关于“吟诵”的授课和报告,感觉真好,没想到吟诵如此有韵味,读诗变得这么有情调,可以说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呀!

一、吟诵让读诗如此美妙。陈琴老师先上了一节公开课,主要讲了吟诵的方法,让同学们对吟诵有了了解,一首首的吟诵调从陈老师的口中缓缓吐出,让在场的老师仿佛回到了古代,站在了诗人的旁边,倾听者诗人的吟诵,体会着诗人的心情。以至于课程结束后,老师们再次请陈琴老师教授课上让学生学习吟诵的那首古诗。

二、吟诵让诗歌充满生气。陈老师在做报告的时候,出示了一些视频,其中就有中华吟诵协会徐建顺会长的吟诵,虽然声音有点小,但徐会长那激情澎湃的表情和激昂的动作,让那首诗歌充满生气。

三、吟诵让大家甚是陶醉。刚开始听课的时候,听到陈琴老师在课上吟诵,还有点不太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我越来越喜欢听陈老师的吟诵。到最后陈老师叫大家吟诵《诗经》里面的`《木瓜》时,我真是感到百吟不厌。甚至在回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学着吟诵这首《木瓜》。

所有的诗歌如果能这样吟诵,那该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情呀。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用吟诵“读你千遍”吧!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6

xxxx年4月份至七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在学习培训期间,聆听了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倾听了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例,一场场的报告直击教育现场,一节节的优课紧扣新课程改革,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精彩绝伦的互动参与,真的为我带开了一扇思考之窗,下面谈几点所思所想,沉淀思考,升华思想。

一、用专业赢得尊严

14年农村班主任,20年的一份作业,这就是董文华老师识别度超高的名片,她说:“教育,就是选定一把椅子!”我特别赞同,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当下,我们缺少了一份淡定,缺少了一份坚守。当命中注定你只能教书,那就用心把书教好。不去追逐,不去攀比,静下心来读书沉淀,抬起脚来踏实前行。尊重敬畏自己的职业,是善待自己,寻找人生快乐的最好方式。沉下心来做教育,对待自己的工作走心、走肺、走胃,相信平淡的生活也会开出绚烂的花朵。董老师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人格魅力的影响,要思考如何接纳自己的工作、善待自己的工作,真正从心出发,真真实实、全心全意来完成这项神圣的使命。

有了专业认同,接下来要解决专业能力的问题。基础教研室的申宣成教授给我们新任教师提供了一个“小妙招”,他说:“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险单。”,为何呢?原来,在课例中有大量的教与学的片段,这一节节的教学事件就是一个个蕴藏丰富资源的宝藏,只要我们下劲儿去研究、去分析,肯定会开采出独一无二的宝贝!申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课例研究的素材:现场观课、课堂视频、课堂实录、课堂叙事等,“处处留心皆学问”,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揣着一颗思考的心,我们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无限精彩!通过申教授讲解的三种课例分析方法,即:专题分析法、情景填空法、结构复盘法,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光说不练假把式”,是的呀,我们在听讲座的时候激动,回去之后就没了行动。其实决定你成功的不是梦想,而是行动!我现在就在进行课例分析的学习,通过听优秀教师的优质课、看课堂视频,运用课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优秀课例,思考要是自己怎么做?遇到这种情境还可以怎么巧妙地应对,我试着结合自己的所学,抽离出那些本质性的内容,虽然我现在刚刚开始学习课例分析,刚刚开始尝试进行课例研究,但是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善思考,勤尝试,我一定会成长的!

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双翅膀,一份坚定的专业认同,一项精湛的专业能力会帮助我们新任教师展翅飞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天下自由翱翔,享受智慧人生的那份悠然自得!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展风采

“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这是新课改下的生命课堂,这是教育人的不断创新,这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在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的座位发生了变化,一改往日的纵横排列秧田式,而是从学生本位出发,几位学生坐在一起,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圆形,便于同伴间的讨论,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通过这种具有本土色彩的翻转课堂,真正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欧洲有一则童话,说的是小池塘里住着一对好朋友:鱼和青蛙,有一天青蛙出去游玩,回来特别兴奋地告诉好朋友它的所见所闻,青蛙说它看到了一头牛: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以吃青草为生,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肢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奇地叫道:“哟,可真奇怪呐!”,同时脑海中即刻勾画出心中“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鱼嘴里吃着青草......,这就是所谓的“鱼牛”。这则“鱼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会像这条鱼一样,依赖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经验的建构和重组是存在误区的。在“运用拓展”环节,教师能快速诊断学生理解中的误区,有三个层次:学生编题、教师补充题目、反思和归纳。在这个反思交流的平台上学生理清核心概念,掌握关键知识点,从而学会独立思考。我们的教育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培养做题机器,而是培养完人,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创新思维的人。

教育名家的所谈所论,全部来自于真实的课堂,扎实的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作为新任教师,要带着辩证的大脑去思考,带着问题来理解,带着收获昂首前行,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梦而做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论坛教育心得体会7

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语文教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全国语文后现代化教育高峰论坛活动,感觉受益匪浅。从文老师的讲学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文老师先以《春雨》为例,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文老师先提出问题“如果你写春雨,你会怎么写?”紧接着向学生介绍写作的方法技巧,如:时间推移法、地点变化法、特点归类法。文老师以地点变化法为例,分为三个地点湖面、树林、屋顶,又分别以形状、颜色、声音来丰满每个地点的写作。最后让孩子们进行写作练习,效果显著。

紧接着进行了互动交流及评课环节,文老师指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是只知道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更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并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给学生。语文老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去创造美。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

第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求学生背的好词好句,老师要先会背。

第二,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三,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要让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性,不仅要有爱心,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挑起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本文链接:https://www.caihuawu.com/grsyw/xinde/e10v9d.html

Copyright © 2024. 才华屋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14756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